【转】掌握 JS Stack Trace

在使用 Roadhog 编译过程中,我的终端崩掉了,怀着好奇的心理,我找到了 JS Stack Trace 这样的提示,怎么理解呢,这节我们来探究一下。

本文并不会告诉你“终端崩溃了,如何解决?”,我只会围绕 “JS Stack Trace” 异常来分析,我们可能碰到了什么问题,以及需要了解的相关技术栈。

一、队列(Queue)与栈(Stack)

最早是在数据结构的线性表中接触到队列(Queue)与栈(Stack),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概念:

  • 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只允许在表的尾端进行(在栈中成为“栈顶”),满足 “FIFO:First In Last Out”;
  • 队列只允许在表尾插入数据元素,在表头删除数据元素,满足 “First In First Out”。

这里我们不去纠结栈与队列的异同,而只去用概念去理解 JS 中 Stack。

二、Stack

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代码,试想一下输出结果,以及它是如何调用的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function c() {
    console.log('c');
}

function b() {
    console.log('b');
    c();
}

function a() {
    console.log('a');
    b();
}

a();

对上面的代码做一下简短的分析:

  • 当调用 a 的时候,它会被压到栈顶;
  • 然后,当 b 在 a 中被调用的时候,它会被继续压入栈顶,当 c 在 b 中被调用的时候,也一样;
  • 在运行 c 的时候,栈中包含了 a,b,c,并且其顺序也是 a,b,c;
  • 当 c 调用完毕时,它会被从栈顶移出,随后控制流回到 b。当 b 执行完毕后也会从栈顶移出,控制流交还到 a。最后,当 a 执行完毕后也会从栈中移出。

每当有一个函数调用,就会将其压入栈顶。在调用结束的时候再将其从栈顶移出。

补充一点: 我们可以用 console.trace() 将 Stack Trace 打印到控制台。

三、Error

当 Error 发生的时候,通常会抛出一个 Error 对象。Error 对象也可以被看做一个 Error原型,用户可以扩展其含义,以创建自己的 Error 对象。

Error.prototype 对象通常包含下面属性:

  • constructor – 一个错误实例原型的构造函数
  • message – 错误信息
  • name – 错误名称

一个 Error 的堆栈追踪包含了从其构造函数开始的所有堆栈帧。

四、Stack Trace

好了,介绍了一些基础点,这里重新回到我们的重点:Stack Trace – 堆栈追踪。

Error.captueStackTrace 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 object 对象,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可选的 function。捕获堆栈跟踪所做的是要捕获当前堆栈的路径(这是显而易见的),并且在 object对象上创建一个 stack 属性来存储它。如果提供了第二个 function 参数,那么这个被传递的函数将会被看成是本次堆栈调用的终点,本次堆栈跟踪只会展示到这个函数被调用之前。

我们来用几个例子来更清晰的解释下。我们将捕获当前堆栈路径并且将其存储到一个普通 object 对象中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const myObj = {};

function c() {
}

function b() {
    // 这里存储当前的堆栈路径,保存到myObj中
    Error.captureStackTrace(myObj);
    c();
}

function a() {
    b();
}

// 首先调用这些函数
a();

// 这里,我们看一下堆栈路径往 myObj.stack 中存储了什么
console.log(myObj.stack);

// 这里将会打印如下堆栈信息到控制台
//    at b (repl:3:7) <-- Since it was called inside B, the B call is the last entry in the stack
//    at a (repl:2:1)
//    at repl:1:1 <-- Node internals below this line
//    at realRunInThisContextScript (vm.js:22:35)
//    at sigintHandlersWrap (vm.js:98:12)
//    at ContextifyScript.Script.runInThisContext (vm.js:24:12)
//    at REPLServer.defaultEval (repl.js:313:29)
//    at bound (domain.js:280:14)
//    at REPLServer.runBound [as eval] (domain.js:293:12)
//    at REPLServer.onLine (repl.js:513:10)

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,我们首先调用了 a( a 被压入栈),然后从 a 的内部调用了 b( b 被压入栈,并且在 a 的上面)。在 b 中,我们捕获到了当前堆栈路径并且将其存储在了 myObj 中。这就是为什么打印在控制台上的只有 a 和 b,而且是下面 a 上面 b。

深入了解请查看:深入理解 JavaScript Errors 和 Stack Traces

五、作用域链

提到作用域链,不得不说说 JS 中的作用域:

作用域就是变量和函数的可访问范围,控制着变量和函数的可见性与生命周期,在 JS 中变量的作用域有全局作用域和局部作用域。

很好的一个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var a=3; //全局变量
function fn(b){ //局部变量
    c=2; //全局变量
    var d=5; //局部变量
    function subFn(){
      var e=d; //父函数的局部变量对子函数可见
      for(var i=0;i<3;i++){
          console.write(i);
      }
      console.log(i);//3, 在for循环内声明,循环外function内仍然可见,没有块作用域
    }
}
console.log(c); //在function内声明但不带var修饰,仍然是全局变量

JS 并没有块及的作用域,只有函数级作用域:变量在声明它们的函数体及其子函数内是可见的。

执行环境(execution context)定义了变量或函数有权访问的其它数据,决定了它们的各自行为。每个执行环境都有一个与之关联的变量对象(variable object, VO),执行环境中定义的所有变量和函数都会保存在这个对象中,解析器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就会访问这个内部对象。

全局执行环境是最外层的一个执行环境,在 web 浏览器中全局执行环境是 window 对象,因此所有全局变量和函数都是作为 window 对象的属性和放大创建的。

每个函数都有自己的执行环境,当执行流进入一个函数的时候,函数的环境会被推入一个函数栈中,而在函数执行完毕后执行环境出栈并被销毁,保存在其中的所有变量和函数定义随之销毁,控制权返回到之前的执行环境中,全局的执行环境在应用程序退出(浏览器关闭)才会被销毁。

理解了上面这些内容,我们就不难理解作用域链了:

当代码在一个环境中执行时,会创建变量对象的一个作用域链(scope chain)来保证对执行环境有权访问的变量和函数的有序访问。

作用域第一个对象始终是当前执行代码所在环境的变量对象(VO)。

此处摘录自:JavaScript 作用域链

六、JS 执行机制

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,每当有一个函数调用,就会将其压入栈顶,在调用结束的时候再将其从栈顶移出。那这些方法是如何执行的呢,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 JavaScript 执行机制,此处用原文中的图来做一下说明:
JS 执行机制
简单分析一下上图中的流程:

  • 同步和异步任务分别进入不同的执行”场所”,同步的进入主线程,异步的进入 Event Table并注册函数。
  • 当指定的事情完成时,Event Table 会将这个函数移入 Event Queue
  • 主线程内的任务执行完毕为空,会去 Event Queue 读取对应的函数,进入主线程执行。
  • 上述过程会不断重复,也就是常说的 Event Loop(事件循环)。

举个例子说明一下:

1
2
3
4
5
6
7
8
$.ajax({
  url: 'www.jartto.wang',
  data: {test: 'jarro'},
  success: () => {
      console.log('异步请求');
  }
})
console.log('主线程同步输出');
  • ajax 进入 Event Table,注册回调函数 success
  • 执行 console.log(‘代码执行结束’)。
  • ajax 事件完成,回调函数 success 进入 Event Queue
  • 主线程从 Event Queue 读取回调函数 success 并执行。

上面的例子很简单,我们继续深入。

七、垃圾回收

1.我们先来看看垃圾回收的意义:
由于字符串、对象和数组没有固定大小,所有当他们的大小已知时,才能对他们进行动态的存储分配。JS 程序每次创建字符串、数组或对象时,解释器都必须分配内存来存储那个实体。只要像这样动态地分配了内存,最终都要释放这些内存以便他们能够被再用,否则,JS 的解释器将会消耗完系统中所有可用的内存,造成系统崩溃。

2.JavaScript 垃圾回收的机制:

找出不再使用的变量,然后释放掉其占用的内存。由于这个过程不是实时的,而且开销比较大,所以垃圾回收器会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执行。

那么垃圾回收器是怎么工作的,常见的方式有两种,如下:

  • 标记清除
    这是 Javascript 中最常用的垃圾回收方式。当变量进入执行环境是,就标记这个变量为“进入环境”。从逻辑上讲,永远不能释放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用的内存,因为只要执行流进入相应的环境,就可能会用到他们。当变量离开环境时,则将其标记为“离开环境”。
    垃圾收集器在运行的时候会给存储在内存中的所有变量都加上标记。然后,它会去掉环境中的变量以及被环境中的变量引用的标记。而在此之后再被加上标记的变量将被视为准备删除的变量,原因是环境中的变量已经无法访问到这些变量了。最后,垃圾收集器完成内存清除工作,销毁那些带标记的值,并回收他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。
  • 引用计数
    另一种不太常见的垃圾回收策略是引用计数。引用计数的含义是跟踪记录每个值被引用的次数。当声明了一个变量并将一个引用类型赋值给该变量时,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就是1。相反,如果包含对这个值引用的变量又取得了另外一个值,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就减1。当这个引用次数变成0时,则说明没有办法再访问这个值了,因而就可以将其所占的内存空间给收回来。这样,垃圾收集器下次再运行时,它就会释放那些引用次数为0的值所占的内存。

“引用计数”也是不错的垃圾回收方式,为什么很少有浏览器采用,还会带来内存泄露问题呢?

因为“引用计数”方式没办法解决循环引用问题。

这里举一个例子:

1
2
3
4
5
6
function test(){
    var a = {};
    var b = {};
    a.prop = b;
    b.prop = a;
}

这样 a 和 b 的引用次数都是 2,即使在 test() 执行完成后,两个对象都已经离开环境,在标记清除的策略下是没有问题的,离开环境的就被清除,但是在引用计数策略下不行,因为这两个对象的引用次数仍然是 2,不会变成 0,所以其占用空间不会被清理。

如果这个函数被多次调用,这样就会不断地有空间不会被回收,造成内存泄露。

3.什么时候触发垃圾回收?
垃圾回收器周期性运行,如果分配的内存非常多,那么回收工作也会很困难,确定垃圾回收时间间隔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我们可以手动去触发垃圾回收,防止内存泄漏:

1
2
a.prop = null;
b.prop = null;

如果这里写的不清楚,可以看看下面这两篇文章:

八、内存泄漏

上面反复提到了内存泄漏,什么会导致内存泄漏,我们又能做什么来避免这种情况呢?
1.什么是内存泄漏?

  • 程序的运行需要内存。只要程序提出要求,操作系统或者运行时(runtime)就必须供给内存。
  • 对于持续运行的服务进程(daemon),必须及时释放不再用到的内存。否则,内存占用越来越高,轻则影响系统性能,重则导致进程崩溃。
  • 不再用到的内存,没有及时释放,就叫做内存泄漏(memory leak)。

2.如何识别内存泄漏?
经验法则是,如果连续五次垃圾回收之后,内存占用一次比一次大,就有内存泄漏。这就要求实时查看内存占用。

3.如何避免?
最好能有一种方法,在新建引用的时候就声明,哪些引用必须手动清除,哪些引用可以忽略不计,当其他引用消失以后,垃圾回收机制就可以释放内存。这样就能大大减轻程序员的负担,你只要清除主要引用就可以了。

ES6 考虑到了这一点,推出了两种新的数据结构:WeakSet 和 WeakMap。它们对于值的引用都是不计入垃圾回收机制的,所以名字里面才会有一个 "Weak",表示这是弱引用。

弱引用,不会被计入垃圾回收机制。

更多内容请移步阮一峰老师文章:JavaScript 内存泄漏教程

 

 

文章来源:掌握 JS Stack Trace

 

此条目发表在JavaScript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